泉州职业技术大学,前身是1986年创办于晋江市金井镇的“晋江摩托培训学校”,1994年发展成为“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”,2002年“泉州中营职业学院”正式建校,2007年,经教育部备案更名为“泉州理工职业学院”,201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升格本科,暂定校名为“泉州理工职业学院(本科)”,2019年5月,教育部正式函告福建省人民政府,更名为“泉州职业技术大学”,系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。
学校目前拥有一校三区,主校区位于中国品牌之都——晋江市,接壤沈海高速公路,毗邻高铁晋江站。泉州产学研园区地处泉州市中心(客运中心站旁),是引企入校、工学结合、学生顶岗实习、创业孵化的品牌园区;金井校区是学校的发祥地,主要作为教学工厂建设基地,从而形成“主体坐晋江、窗口设泉州、辐射八闽、一校三区”的办学格局。
学校基于学科综合优势,开设29个本科、9个专科专业。2024年有在校生12450人,教职工近700人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946万元,校内教学实践、实习基地109个,校外实践、实习基地216个,图书馆藏资源丰富,馆藏文献达百万册。拥有福建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、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13个省市科研平台,在福建省民办高校规范办学评估中获得第一名。
学校在福建高校中最早实施“双院制”管理模式,学院抓专业学习,书院抓素质教育。目前有工学院、联合创新产业学院、能源学院、人居环境学院、商学院、教育学院、艺术传媒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八大学院,有一善、双馨、三创、四实、八方、拾德六大书院,双院协作深入推进“三全育人”体系,实现“健康长寿心灵美、就业创业能力强、造福社会贡献大”的育人目标。
学校以“忠诚、勤奋、创新、奉献”为训导。以“产业伙伴型大学”为办学定位,与产业(企业)结伙成伴,服务产业之所需,解决产业之所急,通过共建专业、共培师资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、共同育人、改革课程内容与教材、教法等举措,课堂与生产实践充分融合,课内与课外互为融通,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,形成校企“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责任共担、成果共享”的合作机制。以“创业者的摇篮”为育人定位,把创新创业教育扎根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致力培养具备创业者素质和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,探索实践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,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优势。
爱拼敢赢的晋江精神为学校的发展、毕业生就业创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。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%以上,连续两届获“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”(三年一届),所培养的具有晋江模式基因的创业者深受社会欢迎。
学校承担省级教育改革项目6项,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,省级二元制试点专业3个,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,建成1个省级服务特色专业群、1个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,3个省级示范专业,2个省级精品专业。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(其中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4项),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。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95项、省级奖项424项;教师参加省级以上业务能力大赛获奖63项。
学校科研成果突出,建设了省市三级院士专家工作站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、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13个省市科研平台,科研平台拥有量位居全省职业院校、民办高校首位。截至2020年4月,共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42项、横向课题93项,获得国家专利211项(在校生规模的2.64%),向社会、政府提供咨询报告52篇,教师出版教材110部、发表论文636篇,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4项。
二、招聘基本条件
1.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,遵守师德规范,无党纪、行政处分记录;
2.热爱教育事业,了解职业教育及师资要求,且身心健康,具有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;
3.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及责任感,拥有为学校教学、科研、育人及管理工作服务的意识;
4.求职教师岗位若为本科学历,需具有中级(含)以上职称;
5.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办公软件,满足具体岗位的专业、技能等相关要求;
6.因职业本科改革试点及学校事业发展需要,各专业常年招聘优秀青年骨干教师、优秀教科研人才,有企业3年以上经验者优先(要求专业对口),博士优先。
三、招聘岗位
序号 | 部门名称 | 招聘岗位 | 专业 | 学历要求 | 需求人数 | 任职要求 |
1 | 工学院 | 汽车服务工程技术专业教师 | 车辆工程、汽车服务工程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5人 博士2人 | 1.精通传统及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、智能诊断技术,熟悉汽车营销、保险理赔等业务服务流程,具备数字化服务与大数据分析能力; 2.能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,承担智能检测、服务管理等前沿教学任务,并参与校企合作项目; 3.拥有一定汽车市场企业经验或“双师型”资质,持有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优先考虑; 4.可接受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培养。 |
2 | 工学院 |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教师 | 车辆工程、电气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(智能网联、自动驾驶方向)、材料科学与工程(动力电池材料、轻量化技术方面)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1人 博士2人 | 1.能承担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、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、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等课程; 2.具有一定科研能力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发表高水平论文(SCI/EI)或专利成果者优先; 3.具有一定技术实践能力,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工具与技术者优先; 4.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或工程经验者优先; 5.可接受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培养。 |
3 | 工学院 |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师 | 机械、机电、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2人 博士4人 | 1.能承担机械设计、机电传动控制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机械制造工艺、金工实训等课程; 2.有本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; 3.副教授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; 4.可接受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培养。 |
4 | 工学院 | 装备智能化技术专业带头人 | 机械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 | 博士 | 1人 | 1.博士学历,正高级职称,机械电子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背景; 2.5年以上智能装备研发或教学经验,主持过智能产线集成或工业机器人相关项目; 3.能够承担制定专业学术发展方向,聚焦智能装备、工业机器人、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;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(如智能工厂改造、装备智能化标准制定);牵头设计“机械-控制-信息”交叉课程体系,开发核心课程(如智能产线集成技术);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(机械工程+人工智能+工业物联网),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等工作。 |
5 | 工学院 | 装备智能化技术专任教师 | 机械电子工程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、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1人 博士1人 | 硕士要求: 1.承担装备智能化技术相关专业课程教学 2.承担智能装备装调等实践课程教学; 3.协助企业完成设备智能化改造项目; 4.参与智能车间设备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; 5.可接受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培养。 博士要求: 1.主导智能装备系统设计、机器人控制算法研发,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; 2.承担智能制造装备集成、数字化工厂设计等核心课程教学与科研; 3.指导国家级/省级科研项目申报(如智能装备工艺优化、工业物联网应用); 4.开展产学研合作,解决企业智能化产线升级中的复杂技术问题(如数字孪生系统开发)。 |
6 | 工学院 |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 | 电子科学与技术、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| 博士 | 1人 | 1.博士学历,正高级职称,电子科学与技术、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背景; 2.5年以上芯片设计或半导体工艺研发经验,发表过SCI/EI论文或拥有发明专利; 3.聚焦先进制程、先进封装、EDA工具国产化等方向,能够承担申报国家级、省级课题;设计“设计-制造-封测”全流程课程体系,引入企业级EDA工具,建设集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室;组建芯片设计、工艺研发、测试分析多学科团队;联合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等工作。 |
7 | 工学院 |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专任教师 |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、电路与系统、集成电路设计、集成电路封装与系统集成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1人 博士1人 | 硕士要求: 1.承担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相关专业课程教学 2.承担承担集成电路版图设计、芯片测试程序开发等课程教学; 3.协助企业完成芯片测试与工艺优化; 4.参与先进封装技术开发; 5.可接受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培养。 博士要求: 1.主导数字/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验证(如低功耗芯片、高速接口电路); 2.研究先进半导体制造工艺(如FinFET、GAA晶体管)与封装技术; 3.开发EDA工具应用与芯片设计流程优化方案; 4.推动产学研合作(如芯片良率提升、工艺缺陷分析)。 |
8 | 工学院 | 工业互联网工程专业带头人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控制科学与工程 | 博士 | 1人 | 1.博士学历,正高级职称,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背景; 2.3年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或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经验; 3.聚焦工业互联网安全、边缘计算、数字孪生等核心研究方向;能够承担主持国家级、省级课题;设计“工业网络+大数据+安全”课程群,开发特色课程,联合企业开发实训平台;组建工业互联网技术攻关团队;推动校企共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,牵头企业横向课题等工作。 |
9 | 工学院 | 工业互联网工程专任教师 | 系统工程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、计算机应用技术、软件工程、通信与信息系统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2人 博士1人 | 硕士要求: 1.承担工业数据采集、组态监控(如SCADA系统)、工业网络通信等课程教学; 2.指导工业App开发、边缘计算系统部署实训; 3.协助企业完成工业物联网项目实施; 4.参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设计; 5.可接受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培养。 博士要求: 1.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、标识解析与安全防护技术; 2.开发工业大数据分析算法与边缘计算系统; 3.主导智能工厂设计、数字孪生技术集成等科研项目; 4.推动工业App开发与工业控制网络通信协议的教研融合。 |
10 | 联合创新产业学院 |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任教师 | 计算机、数学、统计等相关专业 | 博士 | 1人 | 1.具备3年及以上算法或软件开发工作经验,参与过人工智能应用项目; 2.数学功底扎实,熟悉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算法等;对建立模型、特征提取、设计模型、模型评估和优化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;对至少一种AI技术方向有研究,比如CV、ASR、NLP等,精通Python,关注AI前沿技术; 3.有院校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。 |
11 | 联合创新产业学院 |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 | 计算机、通信、自动化、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1人 | 1.具备3年以上软件开发工作经验,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大型企业数字化项目; 2.熟练使用java语言编程,具备扎实的java编程基础,熟悉JVM的运行机制; 3.熟悉多线程、Socket或ACE等网络通信编程技术,熟悉移动终端特性和开发特点; 4.熟悉HTML/XML/HTTP,具有基本的web开发知识,具备数据库开发知识,具备Linux系统知识; 5.熟悉Android等系统软件架构及通信机制,熟悉Android/iOS开发平台SDK/NDK/JNI等; 6.具有强烈的责任心、团队精神,善于沟通协作。 |
12 | 联合创新产业学院 | 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教师 | 计算机网络技术、计算机软件技术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6人 | 1.能承担学院的专业核心课、专业基础课的讲授,指导学生实习、实训、毕业设计、学科竞赛等教学工作; 2.愿意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、科研项目、社会服务等工作。 |
13 | 联合创新产业学院 | 软件工程技术专业教师 | 计算机软件技术类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5人 | 1.能承担学院的专业核心课、专业基础课的讲授,指导学生实习、实训、毕业设计、学科竞赛等教学工作; 2.愿意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、科研项目、社会服务等工作。 |
14 | 联合创新产业学院 |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教师 | 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4人 | 1.能承担学院的专业核心课、专业基础课的讲授,指导学生实习、实训、毕业设计、学科竞赛等教学工作; 2.愿意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、科研项目、社会服务等工作。 |
15 | 联合创新产业学院 |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专业教师 |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1人 博士1人 | 1.熟悉移动应用开发基础(鸿蒙)、智能诊断技术、ROS系统应用开发技术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; 2.具备智能感知系统技术与应用系统能力,能开发一体化课程,并参与校企合作项目; 3.拥有一定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企业经验或“双师型”资质,持有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优先; 4.可接受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培养。 |
16 | 能源学院 |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 | 应用化工、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专业 | 博士 | 1人 | 1.承担应用化工专业相关课程; 2.有本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; 3.本科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优先; 4.副教授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。 |
17 | 人居环境学院 | 建筑工程专业教师 | 土木工程、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 | 博士 | 1人 | 1.能承担设备工程、室内水电系统等课程; 2.有意愿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及科研项目、指导技能竞赛、辅导创新创业项目等; 3.有本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; 4.副教授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。 |
18 | 人居环境学院 |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 | 工程造价相关专业 | 博士 | 1人 | 1.能承担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、工程造价、管理等课程; 2.有本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; 3.副教授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。 |
19 | 商学院 |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 | 电子商务专业及相关专业 | 博士 | 3人 | 1.能够讲授跨境电商、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; 2.有相关职业工作背景,副高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; 3.有一定的团队培训能力,抗压能力强; 4.有意愿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及科研项目、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、指导技能竞赛、辅导创新创业项目等。 |
20 | 商学院 |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 | 大数据与会计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2人 博士4人 | 1.具有良好的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; 2.具备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,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; 3.有意愿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及科研项目、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、指导技能竞赛、辅导创新创业项目等。 |
21 | 商学院 |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师 |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3人 博士4人 | 1.有相关职业工作背景,副高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; 2.有一定的团队培训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,抗压能力强; 3.有意愿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及科研项目、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、指导技能竞赛、辅导创新创业项目等。 |
22 | 商学院 |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师 | 现代物流管理相关专业 | 博士 | 1人 | 1.承担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; 2.负责或参与专业建设、教研教改及科研项目、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、指导技能竞赛、辅导创新创业项目等。 |
23 | 教育学院 | 休闲体育教师-体育赛事运营与场馆管理方向 | 体育赛事运营、体育场馆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1人 博士2人 | 1.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,体育赛事运营、体育场馆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; 2.熟悉体育赛事运营与场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流程,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者优先; 3.承担体育赛事运营与场馆管理方向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,包括但不限于体育赛事数据分析、体育赛事策划、体育场馆管理、体育市场营销等课程,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; 4.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赛事运营相关的实践活动、竞赛项目; 5.副教授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。 |
24 | 教育学院 | 休闲体育教师-青少年体适能训练、体能训练方向 | 体育教育训练学、运动训练、运动人体科学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硕士1人 博士2人 | 1.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,体育教育训练学、运动训练、运动人体科学等相关专业,且有青少年体适能训练或体能训练相关研究方向者优先; 2.持有相关的青少年体适能训练或体能训练专业认证证书,如NSCA、ACE等国际认证或国内权威机构认证; 3.负责青少年体适能训练、体能训练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,如体适能测试与评估、体适能训练方法与手段等课程; 4.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体能训练相关的实践活动和竞赛,参与学院青少年体适能训练、体能训练方向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; 5.副教授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。 |
25 | 教育学院 | 公共体育教师 | 运动训练学、体育教育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1人 | 1.篮球、田径等专项优先考虑; 2.有高校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; 3.副教授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。 |
26 | 艺术传媒学院 | 数字媒体艺术专任教师 | 数字媒体艺术、艺术设计、戏剧影视等相关专业 | 博士 | 2人 | 1.若为青年博士,需具备设计学、戏剧影视学等相关学科背景,可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; 2.游戏设计、虚拟现实应用技术、动画设计与制作、编程方向优先; 3.若为银龄教授,需具备设计学、戏剧影视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,年龄在65岁以下,可承担专业发展相关核心任务。 |
27 | 艺术传媒学院 |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任教师 | 服装与服饰设计等相关专业 | 博士 | 2人 | 1.能承担服装工艺制作等课程,具备服装制版、服装工艺制作、服装CAD授课的能力,擅长服装制版与工艺制作全过程; 2.有3年以上服装制版与工艺制作教学经验,或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、行业实践背景、较强的科研能力者优先; 3.副高职称以上不受学历学位限制。 |
28 | 艺术传媒学院 | 工艺美术专任教师 | 工艺美术等相关专业,雕塑方向,鞋靴方向 | 博士 | 2人 | 1.专业学历背景:雕塑方向需具备雕塑、美术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;鞋靴方向需拥有鞋靴设计、服装设计与工程(鞋靴方向)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,专业知识扎实,掌握该领域系统理论; 2.专业技能水平:雕塑方向需熟练掌握泥塑、木雕、石雕、金属雕塑等多种雕塑技法之一,具备独立创作高水平雕塑作品的能力;鞋靴方向应精通鞋靴设计流程,包括草图绘制、楦型设计、样板制作、工艺制作等,熟练运用相关设计软件,如AdobeIllustrator、Photoshop等。 |
29 | 马克思主义学院 | 思政教师 | 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历史学、政治学、哲学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2人 | 1.中共(预备)党员优先; 2.政治立场坚定,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术水平基础; 3.能够讲授思政等相关课程,并愿意从事相关研究工作; 4.有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。 |
30 | 党政办公室-规划科 | 法务 | 法学相关专业 | 本科及以上 | 1人 | 1.有扎实的法律知识,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写作功底; 2.中共党员,有律师从业资格证者优先。 |
31 | 党委宣传部-品牌传播部 | 全媒体运营岗 | 新媒体、新闻、中文等专业 | 本科及以上 | 1人 | 1.对新媒体运营有深刻理解,熟悉主流社交媒体运营机制; 2.具备出色的内容创作与编辑能力,能够独立策划并执行内容; 3.数据分析能力强,能够根据数据反馈调整运营策略; 4.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,能够高效沟通与协调。 |
32 | 质量评估处 | 干事 | 高等教育学、教育技术学、职业教育等教育类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1人 | 1.有高校质量管理或评估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; 2.学习与适应能力、数据与文字处理能力较强,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; 3.能够负责制定、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质量标准与评估相关制度和文件; 4.能够负责各类教学专项评估活动方案的制定、组织实施与结果分析; 5.能够尽快到岗。 |
33 | 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| 秘书 | 教育学、管理学或经济学类等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1人 | 1.协助制定学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,参与中心年度计划与重点任务执行; 2.协助建设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科研平台; 3.负责中心日常行政事务,包括计划执行、文件管理、会议组织及对外联络协调; 4.参与科研项目申报、研究成果整理与信息宜传工作。 |
34 | 对外合作交流处 | 干事 | 英语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1人 | 1.英语相关专业,能使用英语熟练对话; 2.有海外留学经历及持有C1驾驶证优先考虑。 |
35 | 信息管理中心 | 干事 | 计算机相关专业 | 硕士及以上 | 1人 | 1.具有校园数字化建设工作经验者优先; 2.有较好的文字功底,善于总结提炼; 3.善于沟通,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; 4.能吃苦耐劳,有独立承接工作项目的能力; 5.有3年以上计算机行业工作经验者可以放宽至本科。 |
36 | 后勤保卫处-共享服务中心 | 驾驶员 | 不限 | 大专及以上 | 1人 | 1.持有C1及以上有效机动车驾驶证,并且驾龄满3年及以上; 2.熟练掌握车辆驾驶技巧,熟悉本地及周边城市路况,无重大交通事故记录、无严重交通违法违规记录; 3.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、责任意识与保密意识,工作态度严谨,能适应弹性工作节奏(含节假日、夜间应急出车)。 |
四、招聘流程
投递简历---》HR邮箱----》部门初筛---》面试邀约---》现场面试---》录用结果反馈
五、应聘要求
1、应聘材料发送至招聘邮箱:hr@qvtu.edu.cn,邮件主题格式:应聘部门+应聘岗位+姓名+毕业院校和专业+学历+高校人才网。【快捷投递:点击下方“立即投递/投递简历”,即刻进行职位报名】
2、应聘邮件包含内容及要求:
1)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应聘报名表(附件下载,命名格式:应聘岗位+姓名+毕业院校和专业+学历+泉大应聘报名表)
2)个人简历(命名格式:应聘岗位+姓名+毕业院校和专业+学历+个人简历)
3)其他材料,如成绩单,学校推荐表(应届生),荣誉证书,学历学位证书,身份证,职称证、职业资格证、获奖证书及论文等(命名格式:应聘岗位+姓名+其他材料)。
六、薪资福利
1.薪资:按照学校现行规定执行,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历(学位)可一人一策,一事一议;
2.人才政策:符合省市人才引进政策有关规定的,协助申领;入选泉州市高层次人才,其子女可享受相应的就学政策;
3.职称评聘:定期开展职称评聘推荐工作,符合任职条件者均可申报;
4.教师成长:硕博学历提升资助、师资培训;
5.福利津贴:五险一金、带薪年假、节日礼金、午餐津贴、教师公寓、辐射市区的通勤班车、职工体检、多种运动场所、心理咨询服务等;
6.专属福利:教职工幼儿安排就近入学;
7.工会福利: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,发放工会福利。
七、联系方式
*招聘邮箱:hr@qvtu.edu.cn
*联系电话:0595-88140005
*联系人:徐老师、陈老师
*学校网址:www.qvtu.edu.cn
*地址: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大学路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
附件下载
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应聘报名表.doc

